证严法师佛语至理名言佳句免费版(证严法师佛语至理的名言)

时间:2024-05-10 13:30:40

1、四重恩:人生在世,无法脱离社会人群而生活,日常的衣食住行,必须靠许多人的智能及力量组合而成,因此人人应彼此知恩.感恩,才有幸福的人生。一佛弟子应以上报四重恩.下济三途苦为本分事,才能圆满菩萨道,终至成佛。

2、所谓疑心生暗鬼,多疑的人常生幻象。

3、如果为了事业的私利争取而忙碌,一定会非常烦恼。人生无常,祸.福随时会降临;有些人一辈子洋洋得意,末了却落得穷途潦倒;但也有人贫苦乖舛一生,却在最后几年得到机会而扬眉吐气。

4、若对自己有疑,就容易堕落沉沦,迷失人生的方向;若对他人有疑,就无法与人建立善缘,成就有意义的事业。

5、人大我小乃学佛之道,我们应扩大心胸,容纳一切众生;缩小自己,进入他人的心眼里,深印于对方的脑海中,使人见之即起欢喜心。

6、人人均应上进积极,不因境遇得失而丧志,既知人生多欲为苦,就必须排除贪欲,唯有精进不懈,方能破除烦恼恶,进修慧业。

7、何者代表智慧?仁慈善良即是。

8、学一门功夫,一定要经过三年四载才能够学成。

9、悲心至切,慈心周遍,和颜悦色待人接物,温言爱语拔苦与乐,则能感化他人,美化人间。若理直气壮,得理不饶人,不仅惹是生非,伤人损己,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,圆融人事。

10、若对人有疑心,就无法爱人;对人有疑念,就无法原谅人;对人有疑惑,就无法相信人。多一分疑心,相对地就减损一分信念;如果我们否定世间的一切,对自己的信念也相对地消失了。

11、我们应该打开信心之门,切莫消沉颓唐.悲观厌世。须培养正信正念,看开世间一切事物,心中了无挂碍,并自我鼓励,接受阳光的照耀;再以鼓励自己的力量来鼓舞一切众生,将自己心地的光明照耀一切众生。让我们共同以正确的信仰,扫除内心的疑念阴影,走向光明踏实而有意义的人生。

12、现在的教育普及,有太多进修的机会与场所,学习必须有方向,并且慎重选择教导者。择师在于自己的意愿与志向,既然想求师长传授毕生所学,则一定要必恭必敬.全神贯注.认真努力地学习。

13、处处理直气壮,好胜.争赢,则过于刚强,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。

14、所以,有钱要善加应用;不要因为有钱而面目可憎,使人生厌。

15、人命在呼吸间!要多多利用人生,不要荒废大好时光。得意时切莫骄狂,忘本失真;不如意时,绝不能消沉自卑,更应奋发自励,才能离苦得乐。

16、外柔内忍,养身之气,利己救人;好勇斗狠,暴躁怒气,则损人伤已。须知嗔恨心甚于猛火,财物失去仍可复得;人格若自我破坏,则万劫不复!

17、须知爱河千尺浪,苦海万重波!求而不得是苦;求得之后仍无法满足,禁不起欲爱的鼓动及外界的诱惑,又永无尽期地渴求,更是痛苦难耐。

18、一般人容易为情所困,迷惘烦恼,而菩萨的情是清净的觉情大爱。因此为人父母者,应时时抱着宽大的心胸,以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,用慈母慈父的爱心来关爱大众,则子女必然会平安,也能健康地长成。

19、切莫轻视一盏小小的灯火或一支蜡烛的光亮,因为千千万万的灯火烛光,可以造就一个光明世界。

20、求而不得则苦;得而复失或贪得无厌,就会永远沉沦在欲海中,随着千尺浪涛.万丈重波而浮沉,无法自拔。

21、慧命所以能千古绵延不息,是来自六和敬戒同.见同.行同和敬,无有乖诤;身慈.口慈.意慈和敬,常与一切众生乐。

22、怕时间消逝,花了许多心血,想尽了方法,要留住时间,结果是一一浪费了

23、修行者,就是要磨尽烦恼,使佛性现前。

24、学道存乎信,立信存乎诚。

25、真正体会义理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,日于斯,夜于斯,时时刻刻依理行事。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.行为动作,能时刻合于道理,精进坚卓,方能恪守人生之真谛!

26、古圣先贤以孝为宗,佛经以孝为戒,万善之门以孝为基。人人应礼敬供养尊亲如堂上活佛,并扩展短暂的亲缘私爱,成就清净觉情,普及累生累世的父母。

27、常受人赞美,容易迷失自我,高估自己;所以要时时刻刻谦虚礼让,因为学无止境.德无边际,道亦无量无尽。

28、有些人因为好懒成性,不为正事忙,反而惹是生非,喜欢计较某人做得少.某人做得不好。像这种地道的凡夫,忽视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观,不肯善用宝贵的生命功能,常沉迷于人我.利欲.是非之中,实在是可怜又可悲的人生!

29、德丧起于不能尊师,心乱发于不能重道。古人视师长的一句话重如泰山,今人却轻之如鸿毛。

30、。菩萨的形象,表现在讲话温和轻柔,态度谦诚亲切,让人人身心得到温暖而安乐的感觉。

31、诚与信:人性之美,莫过于诚,诚为一切善法之源。

32、然而聪明智识的扩展,却为世间带来许多危机。

33、一般世俗所谓的孝,是以物质为主;总以为在日常生活中供给父母吃饱.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尽孝,其实不然。

34、而身为子女应该让父母安心才有福,若让父母烦恼就有业了;父母为子女而增加一分自私的心理,也会增加子女的业.增加子女的迷茫。所以,若要为子女造福,平日应该不求代价地付出,将普天下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子女,同样爱护.施予慈悲,如此所得的福报,自然也会回报在自己子女身上。

35、身心调和则轻安喜乐.随缘而安!

36、然而,平时为事业繁忙,与义务性为社会服务的辛劳忙碌,在心灵上的收获,则是迥然相异的。

37、人生活在五欲中,永远都有填不满的不足感和苦恼。拥有了一分,还想求得另外九分,得愈多便想要

38、在世间,无法离开人与事。人与人之间相处,难免会有人事上的烦恼,此时此刻必须忍耐,千万不可起嗔恨心;也不能口出恶言.怒骂他人。

39、孔子说:朝闻道,夕死可矣!早上若能听闻一句真理,深加体悟,而且心行合一,即使晚上便撒手尘寰,也毫无遗憾!

40、狭窄的私情小爱,容易执着妄见.贪取迷恋。应少欲知足,看开生老病死.名利枷锁;放下对周遭一切的爱欲执迷,不忧不惧;常怀感恩,视所有众生皆平等,如法亲眷属,以无缘大慈.同体大悲之心,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自在。

41、假若过去生不怀善念,为非作歹,造作不善的恶因,当然所得的,必定是不善的罪业苦报,今生终身贫穷困苦,所求违愿.谋事困难;而且常遇恶友诱引,步向罪恶的歧途,更增恶业因缘;如此循环,造恶因.受恶果,反复绵延不绝,罪业报应也就永无尽期了!

42、慈忍之人,能缩小自己.扩大心胸,舍除人我是非的烦恼,安稳静定,庄敬自强。

43、时光可贵:望向前面的天空,太阳慢慢升出云端,注目凝视,而毫厘分寸.秒秒不停地向上升浮。其实,它同时也在瞬间不停地往下沉。到底是浮?是沉?

44、既然要教育人群,就必须隐恶扬善。人与人之间相处,切莫评长论短,应该多赞美别人.尊重对方,彼此表彰人性本善的光辉,以建立美好的社会。

45、时光稍纵即逝,要及时把握年轻少壮之时,以奋勇精进和耐劳的毅力好好学习。即使年岁已经老迈,也不可轻易服老,仍旧要努力修学;活到老.学到老.做到老!即使有病痛疾苦,也不要在昏睡中虚度光阴,在忧郁中浪费生命!

46、慈悲心即清凉地!有慈悲心,便能驱散懊恼的热气,永远充满清凉爽朗的法喜。

47、人生的意义与价值,不在于寿命的久长,而在于自己为世间付出多少;只要恪尽做人的本分,于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,即是最踏实.最幸福的人生!

48、立身处事,不能没有启蒙之师;在社会上生活,一定要有谋生的技能和常识。

49、一个人若失去信心,就无法产生毅力.勇气。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信赖?我们应该降伏疑心,建立自我的信心。

50、此外,有部分人自以为聪明.投机取巧,导致怪.力.乱.神的充斥与泛滥,制造许多社会问题,也发生许多暴力现象。这种人以文明功利创造者自居,殊不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.损人不利己,小则毁灭人我,大则毁灭家国世界。

51、和为贵:和为贵;和是人生至美.至善.至真之道。

52、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,你我都应该爱惜光阴,努力充实自己。经常静思反省,用以拨开心中的洄澜一无明,发掘智慧的泉源。则世间.出世间无一事理而不通,无一物体而不解。

53、心净则土净:人类所依止的世界,能够风调雨顺.国泰民安,是人们最大的幸福。

54、志要坚:心诚行正,善定目标;既立下宏愿,就必须坚志力行,持之以恒。无论环境变迁,世事流转不定,皆能无畏无惧,充满信心.毅力与勇气,义无反顾前进,如此则能达成理想。

55、古人尊师重道,认为师之德重于乾坤,弟子事师不敢轻慢。古圣先贤.祖师大德都曾为人弟子,他们能谦虚诚恳.尊重师长;任劳任怨.舍身求法,所以能修身立德,成为后世的楷模。

56、在贫困中仍能乐于道业,轻安自在,不因贫困而自弃.自卑。

57、学做人.学技艺或求学问都必须敬重师长;更何况是引导我们学佛入道.培养慧命.教导并洗炼我们心灵的师长,其恩德更是深重。

58、世间苦空无常,今日虽有荣华富贵,但是,谁能预知明日是否依然不变?人事迁异.祸福难料,即使是遭遇一些苦难折磨,更应坚忍不拔,造就自己周围美好的世界,如同梅花屹立于霜雪中,仍能绽放清丽芬芳。

59、若平时乐善好施,但心念却不平静,常起烦恼欲火;因一念无明,动嗔生痴.自作障碍,则恶业炽盛,善业荡尽,因此前功尽弃,岂非可惜?

60、不让父母担忧愁恼,并承欢孝顺。孔子说:父母唯其疾之忧。所以,保持身心健康.行为端正,并能造福人群,是最确切的报恩之道。

61、所谓学佛,应当先学菩萨的美德,要以天下之利为利。

62、我常自我检讨,不觉深自惭愧,感叹人不如物灵!

63、静时养气,动时练神,静定练气,可以磨练气质与气度,动时则要统一精神,将精气统摄为

64、人能和则是非不生。

65、人生就如一面镜子,要求镜中人笑,须自己先笑;要求镜中人可爱,自己应先表现得可爱;希望受人敬重,须先敬重他人。

66、聪明只是一种分辨利弊得失的能力,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表征。社会无法安宁,家庭不得和睦,都起因于人的聪明.诡诈,聪明往往反被聪明误。

67、若是发菩提心.慈悲心,修般若智,不仅能度一切苦厄,而且心无呈碍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

68、任何事业的成功,都需要无数人的心血投注,才能顺利完成,倘使我们对周遭的人有疑心,则难以得到有力的协助。心量狭小就无法容纳别人,也不能建立互信的感情,甚至彼此猜疑.相互争斗.破坏人际关系,而自己也就减少一分立足于社会的因缘;如此,势必无法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。

69、人最怕的是自大,若是贡高我慢,一定会被人群排斥。因贡高即有藐视他人的心理,而表现出傲慢的态度,当然会成为与人隔离.受人排挤的对象。

70、心要细:以明睿的智慧仔细审思.考虑周密.详加计划,处处为人着想,则能减少错误.面面俱到;不仅利人利己,且能持续长久,事半功倍。

71、同样的人生,同样的忙碌,却有不同的心境。我们应该端正自我的见解,以正确的理智.思想,透视世间一切皆无常,不管人生是贫.是富,都能觉得安然自在,没有得失心。

72、谨记隐恶扬善,如此才能做好引导教化之和美良善的桥梁。

73、自信信人: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的。

74、人多迷于寻找幻化的痕迹,因而停滞不进。时间再多.路再长,也了无用处,终无所得。

75、良田的开发:人唯知道有来春,所以留着来春谷。

76、信心之门:人生最可怜.最苦恼的,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