醒世名言精简版(醒世名言金句)

时间:2023-10-21 02:58:14

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有人请教倓虚大师:“您学佛几十年,不知道您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?”他说:“我只有六个字的体会:看破,放下,自在。”——净慧

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不认识自己,就不知道贪嗔痴在你的生命中占了多大的分量;不认识 自己,就不知道什么是该放下的,什么是该坚持的。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 一个已成的人生模式适合你,唯一适合你的模式是你自己的模式。如果你 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.一个眼神.一个动作不安,如果你惶惶终日不 知道到哪里寻找快乐,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,请你认真地认识 自己,一切都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。

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人生在世又怎么可能不受委屈呢?倘若一时气不过,就会时时气 不过,所以我们要修心,所以我们要养性,别把委屈当委屈,把它当做修 养身心的机缘,就像唐伯虎诗中所说的那样——岁久人无干日好,春深花 有几时红。是非入耳均须忍,半是痴呆半做聋。

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温良.仁慈固然是做人的好品质,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。只是与世无争,没有任何理想,机械地活着,这样的生命毫无价值。人生免不了竞争,要实现一个目标,哪怕这个目标很微小,也要主动争取,机会不垂青等待的人。

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中国佛教认为山西省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。

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你要学会要求自己,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人,在利益面前.名誉面 前,在一切好事坏事.吃苦享乐面前,总要先检点自己.要求自己,吃亏 上当的事我自己去做,有好事让给别人,这就是修行,这就是慢慢地在淡 化我执,慢慢地在处理我。久而久之,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。

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药师佛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佛,又称为大医王,按佛经所说,他是东方琉璃国土的教主。相传他在成佛时曾发下十二大誓愿,愿除一切众生痛苦,治无明痼疾,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。

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,对自己一举一动念念分明,分分秒秒.在在处处提起正见.安住正念,观照当下,这便是生活禅。——净慧

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切道理都孕育在最平常.最平凡的生活中,只要细心体验,肯定受益匪浅。

1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自身拥有宝,何须向外寻 悟求真理的路途,千峰回转,万山阻碍,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 觉。此时要紧的是,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。

1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就拿邵逸夫而言,他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事业捐助过数十亿款项,用 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,应用回到民众”。在内地与香 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不胜枚举,这不就正如佛家所言,布施的越 多,其实得到的也越多。

1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“步步踏着”,这四个字平实淡然,却有着重大的意义。人走路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,脚下踩得很实在,心无二念,才是修行之道。

1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个人作恶时,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。一个人不作恶时,他的内心就清净。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,别人帮不上忙。——《佛陀的格言》

1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 危难时,谁不想有人伸出温暖.援助的手;你赠人玫瑰,必手留 余香。

1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,我们讲良心不是由于社会的强迫,而是出自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承担。——净慧

1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世间万物皆为化相,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,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

1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问:“信者有的念珠带在身,有的没有带在身,到底信者须要全部带在身吗?”答:“信仰在心,不在念珠。而念珠常随身者,可时时提起念佛之心,亦不无助缘耳。”——李炳南居士

1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当你真正认识了自己,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境界:纵然全世界 的人都不了解你,你也不觉得寂寞;纵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,你依然充满 力量。

1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先哲云:“觉人之诈,不形于言;受人之侮,不动于色。此中有无穷意 味,亦有无限受用。”

2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《菜根谭》上说:“万事皆缘,随遇而安。”我们生在人世间,要学会 随缘一世,一世随缘,这样才能活得自在。佛说:随缘自在。随遇而安, 随缘生活,随心自在,随喜而作,是为生活的密行。若能一切随他去,便 是世间自在人。我们生在人世间,必须得学会接受现实,虽然有时候现实 很残酷。

2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在教诲世人时,总是会特别强调“宽容”与“原谅”。因为一个人 如果懂得了“宽容”与“原谅”,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远离了你的心 灵。“大肚(度)能容天下难容之事”这句话既说明了一种胸襟,也道出 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。

2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喧嚣处,修得暇满身,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,心中能不生浮躁,不起烦恼,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,从容面对任何境遇。

2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所有的罪恶中,最易犯.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。所以,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,少说话不如实修。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,说话后你是 话的仆人。话未出口由你控制,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。每句话都是一个因 地,因地已种下种子,就等着接受果报了。好话有好报,恶话有恶报。所 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,好好掌控,做话的仆人时,更应明了,因为这时 自己已经处于被动。

2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花若要结果实,就得舍去美丽的花瓣;女人要成为贤妻良母,就要舍 弃任性骄傲的女儿性情;小孩要独立成长,就得离开曾经依赖的父母,这 就是现实的人生。人的成长,必定要经历一个舍弃.放下的过程,才能真 正地成熟起来。

2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说,慈悲为怀,福报自然来。拔除众生的痛苦,给众生以快乐,是 为慈悲。宽容待人,以德报怨,懂得感恩,广行布施,就是在修福。

2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“尽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遍岭头云,归来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”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,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常态。生活的旅途中,人们常常忽略美好而执著于痛苦,在不停歇的拼搏和追逐中,疲惫万分。

2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拥有平常心很难,人们生活在烟尘滚滚.人口密集的城市,环境的污染,对物质的追逐,人心的败坏,无一处不起苦闷,无一处不生烦恼。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,复杂的社会环境,使得现代人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,失去了和谐统一的心身,也丧失了生命中尽情欢笑.尽情哭泣的能力。

2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放下无谓的固执 人们做事情.处理问题都需要有决心和勇气,但切忌将“坚持”与 “固执”画等号。

2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们看世界时,世界如此真实;想世界时,世界仿佛实有。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不是心的显现,也不表示世界不是如幻如梦.缘起性空,而是以无明的眼睛和迷惑的心所得出的结论。当我们看世界时,只凝视着世界的现象,而不知道五官是无明的产物;当我们想世界时,只观察和分别世界,而体认不到心是迷惑的思想。

3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忏悔得美 人之居世,谁能无过?学人失念,尚起烦恼,罗汉结习,动身口业, 岂况凡夫,而当无过?但智者先觉,便能改悔,愚者覆藏,遂使滋蔓。

3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扇贝壳,以柔软的身体承受不安分的沙粒的摩擦,然而终有一日,会有迷人的珍珠绽放出耀眼的光彩。

3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去除贪婪心,方得真布施 布施是无条件的,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,这才是 真正的布施。

3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;春至百花开,黄莺啼柳上。一香严禅师

3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言:“即心即佛。”又说:“非心非佛。”人的心灵时时都在受到污 染,物欲横流,人心不古。做人时时都要修心修德,不做恶事,哪怕是最 小的恶;多行善事,虽然是最小的善。这是一种修身修德,自我提升。

3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拥有一颗清净心,是幸福之源泉。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 左右,为身外之物所烦扰,为名位所刺激,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?烦 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。

3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性圆通一切性,一法遍含一切法。一月普现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摄。——《永嘉证道歌》

3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眼光要远,脚步要近,目光远大的人,会有远大的计划:目光短浅.只看眼前的人,只能安于现状,无法进步。

3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,若念天堂,有爱便是天堂;若念地狱,人 间处处即炼狱!

3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做人必须念念分明,处处提起正见。

4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,物质的极大膨胀和社会的复杂令人应接不暇,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,处理起来也使人手忙脚乱。实际上,看起来复杂的问题也许很简单,只要学会驱除多余的执念和欲望,就能发现事情最简单的本质。

4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寻找真爱既需要信念,也需要行动力。两者体现在:对真爱抱有坚定而执著的信念,要相信真爱总有一天会来临。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爱情,做到宁缺毋滥。不适合自己的爱情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,反而会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感情,给自己造成伤害,使我们丧失对真爱的感悟力。最终,伤痕累累的我们可能没有信心再去尝试爱情,从而错过真爱。一旦捕捉到自己的真爱,就要勇敢说出来。不要让羞怯或自尊阻止爱的表达,爱不能将就,更经不起蹉跎和等待。

4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心中对事物有所肯定,就必然有所否定。如果特别珍贵某个东西,就会被某个东西所烦扰;如果特别重视某个东西,也会被某个东西所烦恼。太相信就会被烦扰,不相信又会成为诽谤。所以应该做到既不要太珍视什么,也不要轻视什么,既不要相信什么,又不要什么都不相信。

4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悦纳生命的不圆满,对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知足,就是幸福。把生活中的每个消息都当成好消息,把每一次得到都当成财富,就能把每个日子当成好日子过。

4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友善地接纳别人,真诚地帮助别人,你的人际关系必能和谐,那些本来怀有恶意的人,也不会对你造成伤害。相反,如果你处处提防别人,就算没有恶意的人在你眼中也会变得有恶意了。

4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“安贫乐道”的“道”其实是一个人的信仰.理念,具体说就是人生观.价值观,乃至宇宙观。因此,乐道,乃是快乐地实践自己的信仰和理念。人穷志不穷,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
4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休万休,人生才能真正解脱重负。

4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学佛不是盲目皈依,而是小心谨慎地寻找良师。学佛不是盲修瞎练,而是依教奉行地踏实修行。学佛不是沉迷理论,而是身体力行地取得成就。学佛不是好高鹜远,而是系统次第地闻思禅修。学佛不是断灭念头,而是保持觉醒地回归本初。学佛不是向外着相,而是观照自心地显露本性。学佛不是追求神通,而是智悲双运地证悟佛果。

4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中国禅宗提倡“即心即佛”,是说心本身就是佛;“非心非佛”表示无心也无佛,这种心境就是佛的心,因此,“非心非佛”的意思其实相同于“即心即佛”。慧勤禅师引僧人进入的境界是万物皆空,无差别无对立的境界。

4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“人人都说神仙好,唯有功名忘不了”是《红楼梦》里《好了歌》中的一段偈语,这一首《好了歌》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,又像告诫人们提防名利世界中的冷暖,看似消极,实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,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时日如何变迁,世人总是会被欲望蒙蔽双眼,在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,被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。

5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施爱与人,别只为自己着想 我们要爱整个世界,爱所有的人;只要心中有爱,一切皆在。

5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思之不及,议之不得,故日不可思议。——《兴善惟宽禅师》

5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天上太阳再灿烂,阳光再普照,如果土壤里缺乏种子,也不可能发芽,更不可能开花结果一般。我们应当从孝顺父母.提升道德修养.保护环境和关爱生命做起,才会得到佛菩萨的庇护,才能获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。

5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干世界中,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.不顺心,会有各种各样令人头疼的问题,但人生就是这样,有喜有忧.有得有失。一切都平平稳稳.一帆风顺,只是人们美好的向往。在曲折的生命旅途上,我们如果能够泅渡内心的冰河,抛下苦闷,坚信自己的能力,让生命的内在充满意义,就一定能够化解与消释所有的困难与不幸,我们的生命之旅就会更加顺畅,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开阔。

5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知足是心灵富足的起点,因为懂得知足就懂得了珍惜,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,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。

5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修行就是一种忙碌。要忙出成果,忙出价值,就要如禅诗中所描述的那样,为自己寻一个龙潭虎穴,拿出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精神来做事,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。

5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感恩是一个人最好的习惯。一个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恩的人,必定 会热爱生命。

5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念一天堂,一念一地狱 一念光明就是佛,一念黑暗就是鬼。这个心,一念的善,就造天堂的 因;一念的恶,会结地狱的果。

5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毅力: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,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,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,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。我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,做任何事情时候,无论如何,要做到坚持,直到成功为止。

5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向前溪照碧流,或向岩边坐盘石。心似孤云无所依,悠悠世事何须觅。——寒山

6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证严法师说:“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。不要怕天堂和地狱, 要怕的是心的偏向。”洪应明说:“立百福之基,只在一念慈祥;开万善之 门,无如寸心挹损。”做人一旦严重偏离道义标准,就会遭到现实的惩罚。

6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办法去弥补,然而,错过行孝的机会则永远 也无法弥补,只能空留遗憾,追悔不已。有些人在父母生前不好好照顾, 却在老人去世后大操大办,礼仪周全,甚至铺张浪费,试问,这又有何意 义呢?

6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很多人都做过甩手游戏,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,再往后甩三百 下,这个游戏要求每天都这么做,但是能否赢得游戏,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下 去。甩手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,但要每天坚持甩三百下,却着实不是件易 事,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后盾。因此,很少有人能够胜出。它告诉我 们,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,不能半途而废。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的好习 惯,就一定会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。世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敢于在崎岖 的小路上不断探索的人,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。认准自己努力的目标,不轻 易放弃,不断地鼓励自己,最终定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收获的快乐。

6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不怕地狱,就怕心偏 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。不要怕天堂和地狱,要怕的是心的 偏向。

6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佛的眼里,知足是常态。对真正修行佛法开悟的人来说,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,都是无数的因缘际会才有的结果,所以他们懂得知足,懂得珍惜眼前所得。

6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个人无论多么威严,多么排场,如果没有爱心相伴,也只是空好看而已;一个人无论多么富足,多有地位,如果没有智慧相随,也只会是名利的仆人。

6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助人者得人助,你乐于帮助别人,一旦你有需要帮助的时候,别人 就会主动来帮助你。当然,你帮助别人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得到回报,而 是因为你有能力为社会多付出.多贡献一点。俗话说:天有不测风云, 人有旦夕祸福。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,应给以具 体的帮助,使其渡过难关。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,这是为人处世的 本分。

6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如果亡羊补牢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方法的话,那么未雨绸缪则是最好的预警心态。但总不能因为怕自己的羊被狼吃掉就不养羊,怕自己吃饭的时候被噎到就不吃饭,如此一来,你便一辈子也无法品尝到人间的各用自己的本心去面对生活,原本的吃饭穿衣不会再成为无聊的烦恼。未来虽然世事难料,但只要我们在今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就有可能收获好的结果。立足今天,才可以畅想明天的美好。倘若把今天的幸福葬送,用来换取明天的未知,就是舍本逐末的行为。杞人忧天只是无聊的想象,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,才可以克服掉一个个的困难,走上通往幸福的梦想之途。

6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先要广博地学习,然后才能达到非常高的知识水平,先要有逐渐的积累,然后才能够豁然领悟。所谓博,就是指广泛地阅读经.论等书,领会其中简明精妙的道理,有一句就是以使人顿悟。就好像在沙里淘金子,只能从大量的沙子中得到很少的金子;又好像是用罗网捕鸟,起作用的虽然只有一个网眼,但是必须用众多的网眼织成罗网。人的各种意念不断产生,因此要不断地陶冶修炼以提高个人的修养,只有到悟出最后一个意念产生,心中才能豁然开朗,就好像用斧子砍树,最后的一斧子把树砍倒了,然而却是在付出了许多斧的劳动之后,才有最后一斧的成功的。

6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没有耐心.没有信心的人最终用常识验证了失败的逻辑,而成功往往就是 一次意外,但它属于永不绝望的人。

7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习惯性思维会形成习惯性生活方式。如果在自己的内心深处,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穷人,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富翁。拥有亿万家财却还要过一种乞讨的生活,不是浪费金钱.浪费生命吗?

7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现实生活中,有的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长吁短叹,埋怨命运不公.生 辰八字不正,让自己事业遇到挫折,婚姻受到阻碍,自己却不去积极面 对。有的人好吃懒做,整天不务正业,无所事事,最后坐吃山空,一事无 成,这时却怨叹命运和自己作对。

7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要称准自己的重量,认清自己能力的底线。过分自信就是自负轻狂,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。

7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能够正视自己的人,会虚怀若谷,谦虚谨慎,从而才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更 高的追求,人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。

7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古人讲: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这就是烦恼。自找烦恼,有时是 由于不能谅解他人。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,自找烦恼的人听了就 对号入座,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,自己跟自己过不去,烦恼起来了。时间 久了,最后可能会来一个总的爆发,打起架来,甚至弄出人命案来。

7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说:“信佛应避贪.嗔.痴,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 迷失自己。心净而目清,目清而事明。欲从心生,祸从欲起。”所以福祸 皆由心而生,轮回是因果的体现。佛引人向善,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 的心性,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。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,幸福 与否,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。

7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且问你,忽然临命终时,你将何抵敌生死?须是闲时办得下,忙时得用,多少省力?休待临渴掘井,做手脚不迭,前路茫茫,胡钻乱撞。苦哉苦哉!(黄檗禅师)

7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佛家看来,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因缘生生不息,所以,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,关系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。

7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.笑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定让一生改变的,只在百年后,那一朵花开的时间。

7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真诚源于感恩之心:无论众生以顺缘的方式利益我们,还是以逆缘的方式伤害我们,都会使我们成长.坚强和成就,所以对我们恩德很大,我们对众生值得真诚。包容源于平等之心:无论任何民族.任何宗教和任何国家,都怀着同一个梦想而共存于同一个世界,地球是一个大家庭,我们应该相互包容.相互和谐。

8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,君子耻闻小人之恶。此存心厚薄之分,故人品因 之而别。 惠不在大,在乎当厄。怨不在多,在乎伤心。 毋以小嫌疏至戚,毋以新怨忘旧恩。

8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虽然一切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,但这绝不等同于唯心主义。根据佛教的观点,心的本性是空性,心的自性是光明。唯心主义既不提倡心的本性是空性,也不主张心的自性是光明。我们绝不能将大乘佛法的观点和唯心主义混为一谈。

8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。心是主人,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。——《佛陀的格言》

8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的确,很多的“小善”能使人受益匪浅,相反,许多的“小恶”却使 人失去很多。有些人之所以会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,或许只是因为儿时的 一丝贪念.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,正是这样的“小恶”的累积导致了一个 个悲剧的发生。

8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忘我,是一种精神境界,也是力量源泉,能使时光永恒.品行升华.事业成功!

8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真正断恶之人,同时也不会轻视小善之德。而诸佛菩萨在因上修行, 也是“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”。无所谓事情的大小, 都能对事以真,竭尽心力广修菩萨行,最后人佛道。

8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唯我独尊,不是狂妄,而是注重体验.过程的一种心态。

8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门当中有流行语说:“一年两年,佛在眼前;三年四年,佛在半天; 五年六年,佛转西天。”这可不是笑话,实在是说明了我们众生最大的毛 病:没有长远不退之志。不论在各种比赛中,还是在升学求职上,不论在 事业上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。只有奋力拼搏,战 胜挫折,才能获得成功。

8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言语道断,文字性空,到这里可谓鲸吞海水尽,露出珊瑚枝,潜人还会幺?——《黄龙慧南禅师语录》

8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快乐,源于一颗感恩的心 掬一捧清水在手.月亮就会笑在你的掌心。心清水现月,意定天无 云。所以,今夜的月亮,明天能不能挂在天上又如何呢?快乐原本就是如 此的简单。

9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,不管境遇如何,都要相信自己,不自轻自贱,不对自己产生怀疑。否则,即使再有才能,也如同蒙尘的珠玉,被人视为毫无价值的沙粒。

9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说:“只有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心怀感恩,才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, 使自己过得更幸福快乐。”感激生活给我们的一切苦与乐,用心去接纳所 有的感觉,用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,以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 人,这样才可以每一天都过得充满热情和乐趣。

9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畏寒时欲夏,苦热复思冬,妄想能消灭,安身处处同。草食胜空腹,茅堂过露居,人生解知足,烦恼一时除。(莲池大师)

9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在现实生活中,总会遇到一些小事,比如随地吐痰,乱扔杂物,攀折 花草,口吐脏话,谎话连篇……因其微乎其微,即使做了也无伤大雅.无 关大局,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。殊不知,人的思想道德的长堤正是建筑 在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的基础上的。古人说过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小事 再小,如果是“恶”的,只要做了,小恶必将累积成为大恶,最终没有回 头路,使得自己走向一个自己也不愿看到的终点。“千里长堤,溃于蚁穴” 说的正是如此。 有一个僧人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,早日成佛,就在自己的禅 房内放了一红一黑两个小罐子。每做一善事就往红罐里放一粒红豆,做一 恶事或是有一邪念就往黑罐里放一粒黑豆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自 省,一开始,黑罐里的黑豆比红罐里的红豆要多很多,渐渐地,红豆越来 越多,黑豆越来越少……僧人修行尚且如此,那我们呢?做人跟修行一 样,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,才能防微杜渐。世上无小恶,勿以 恶小而为之。

9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生活越简单越健康,要做到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淡泊名利,养清净 心。无论什么时候.什么地方,都要保持心地清净.平等,这是真正的净 土。这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处,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 习的。

9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心无妄想,即是佛国 无妄想时,一心即是佛国;有妄想时,一心即是地狱。众生造作妄 想,以心生心,故常在地狱;菩萨观察妄想,不以心生心,故常在佛国。

9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以闻思律藏让不安定的心安定,以闻思经藏让安定的心稳固,以闻思论藏让稳固的心发挥功用。这就是经.律.沦三藏的闻思过程。

9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关爱别人,就会得到别人的关爱。正是通过这些爱,我们才不断地建 立和丰富了与世界的联系。一个从来不曾深爱过的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很不 牢固的,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,他会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。爱的经 历决定了人生内涵的广度和深度,一个人爱的经历越是深刻和丰富,他就 活得越精彩。

98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修行在修心,心静自然凉。

99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,当今很多学佛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:住处宽敞.环境优美,有庄严的佛堂.昂贵的佛像和法器及各种珍贵的佛珠。表面上看来似乎学佛的条件很具足,然而,实际上内心并没有转向佛法,也没有通往解脱和趋向菩提,只是沉迷于佛教的外表形式之中,这意味着陷入了另一个极端罢了。

100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佛说:认识自己,降伏自己,改变自己,才能改变别人。禅能令我们 认识自己,所谓明心见性.悟道归源也。我们要时常观照自己,用自己的 光来照亮自己。

101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无病是最大的利益,知足是最大的富足,好友是最亲近的人,达到涅槃的境界是人生的最大快乐。

102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心志要苦,意趣要乐,气度要宏,言动要谨。

103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以和气迎人,则乖渗灭。以正气接物,则妖氛消。以浩气临事,则疑畏 释。以静气养身,则梦寐恬。

104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透明:水具备透明的特质,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。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,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。

105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我们死时丝毫财物都无法带走,死后一个亲人都无法陪伴,如果我们不遵循依教奉行去修行的话,永无止境的轮回苦海里,谁会救我们呢?我们能依靠谁呢?佛陀曾经说:“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,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。”这才是“求人不如求己”的道理啊!大家一起勇猛精进地修行,才有解脱的希望!

106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捂住鼻子去偷香,自己闻不到气味就以为别人也闻不到,结果白白地找着去犯罪。

107、中华圣贤经典语录 一片秋光对草堂,篱边金菊预闻香。蝉声未息凉风起,胜似征人归故乡。——《法演禅师语录》